陆启洲:煤炭价格解决方案

OFweek智能电网 中字

  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接受采访时称,虽然火电亏损,但央企不仅是单一追求利润,还有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在需要时,还是会上高参数、低排放的火电项目。

  去年以来通胀压力加剧,煤价不断上涨,电价由于其特殊的商品属性一直未调整。据中国电力联合会数据显示,去年火力发电亏损面超过了40%。在今年通胀压力不减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如何应对,今年电价是否会有调整?作为一家央企发电集团,央企的利润未来如何惠及普通百姓?就上述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

  谈煤电价格

  通胀中电价未涨实降

  记者:去年火电亏损很严重,近期中电联也提出希望电价1度上调3分钱,但目前通胀压力依然很大,你认为今年煤电联动有希望吗?

  陆启洲:燃煤电厂亏损问题已经是普遍现象,去年火电的亏损面达到了42%。我们公司今年前2月的标煤单价每吨达到了709元,上涨13.1%,前两月火电亏损达到5.6亿。其他发电集团由于火电的比重比我们大,肯定亏损还要更严重。早在2004年国家就出台了煤电联动的政策,即当煤价上涨5%时,电价就可调整。2003年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电价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定,并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但是现在电价被称为宏观调控的工具,由于目前又有通货膨胀的预期,短期内煤电联动的可能性很小。

  记者:你做过测算吗?如果电价上调对CPI的影响有多少?

  陆启洲:我们做过测算,电价如果一度电上调5分钱,大概给CPI带来0.1个百分点的增长,对PPI(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增长大概影响0.7个百分点。电价在CPI中的比重并不大。我问过很多人,包括很多记者朋友,他们对自己一个月要交多少电费都不清楚,相反对于一个月大概要花费多少电话费还是比较清楚的。现在长途话费有的一分钱多达五六毛钱,北京目前的电价4毛多钱一度,相对于一分钟的通话成本,一度电付出的成本包括了煤矿工人挖煤到铁路工人的运输以及电厂发电和电网输配电等多个环节,现在来看,电价与其成本完全不是对应的关系。自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煤价上涨了237%,火力发电的上网电价上涨了25%,全国发电企业上网电价涨20%,低于2003年到目前的通货膨胀。这样相比,电价不但没有涨,相对于通货膨胀还是降低的。 

  谈亏损应对

  今后要加大非火电比重

  记者:如果火电一直亏损,你们是否会少上火电项目?

  陆启洲:电力是一种特殊商品,既有商品属性同时也是公共产品。作为央企,我们绝对不会因为火电亏损就不上火电项目。中国目前火电的装机占70%,发电量占全国的80%,对于火电的依赖还是很大,至少在近30年的时间,中国如果离开了火电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由我国富煤少油的资源禀赋所决定的。央企不仅仅是单一追求利润,还有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在需要时,我们还是会去上高参数、低排放的火电项目。

  记者:那你们怎么来应对这种情况?

  陆启洲:发电企业现在是没有办法,不能去找政府、找铁路、找煤矿,只能从自身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降低发电的成本,二就是要调整电源的结构。去年我们集团的供电煤耗每度电下降了11.4克,相当于节省了242万吨标准煤。今年通过技术改造可能还会下降10克左右。现在国家提倡发展新能源,实际上去年除了火电亏损,核电、水电、风电,包括太阳能都是盈利的,所以今后要加大非火电业务的比重。我们集团目前清洁能源装机超过30%。

  记者:关于风电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弃风(即风电不能上网)的情况,另外就是政府也认为目前风电产能过剩了,你怎么看?

  陆启洲:风电的发展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市场的开放、风电设备厂商、投资方的竞争,近年来成本有了大幅下滑,基本保持单位千瓦造价每年下降1000元,而且还有下降的空间。现在风电确实存在一定弃风的现象,但是并不像外界所说的弃风达到了三分之一,我们按照去年风电上网的电量测算,弃风率大约是5.5%。这样的弃风率应该是正常的,从保证电网安全平稳运行的角度而言,如果保证风电全部上网,付出的成本实际上会更大。投资商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一般也是将其弃风率约5%作为可容忍的限度。关于产能过剩,我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竞争、有了竞争才能推进创新、降低成本,从而推动整个行业进步。  

  谈央企红利

  央企为民分红理所应当

  记者:近期关于央企分红的问题引发了很多议论,你作为央企的老总怎么看这个问题?

  陆启洲:我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尤其关于央企红利的问题。我想老百姓之所以有这个呼声最起码反映出两点问题:第一,说明我们央企做得还不错,赚钱了有利润了,以前亏损的时候没有人要来分担亏损。第二,就是老百姓对央企的高度认同,因为他们认为央企是全民所有的,是老百姓所共有的财产,是咱自己的企业。央企既然是全民所有,在获得利润、利润增长的时候,回馈全社会,让人民参与分红就是理所应当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分红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合适?我一直在想我们央企就好比是国家、是人民的牛,但是这个牛,做大了,做牛了,绝对不能牛气哄哄,而应该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个牛到底是什么牛也值得研究。是要它做菜牛,等它养肥了,一刀杀了分了吃肉呢?还是要它做奶牛,慢慢养,同时可以不断挤奶?或者说是做耕牛,一边不断地干活创造财富,同时也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还需要继续研究。

  记者:你认为做什么牛合适?

  陆启洲:我想可能是既做奶牛又做耕牛比较合适。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