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三四年中,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近一倍,电网投资明显滞后,是一个薄弱环节,而这个环节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电力改革进程关系重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特高压,中国各省区行政政策统一,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可能的。
在美国,每一个州环保标准都不一样,如果把电厂建在一个州,而把电力送到另外一个州,那么所带来的环保问题应由哪个州负担?按什么标准负担就很难算清楚,也很难协调。
但中国不同,中国每一个省的环保标准都一样。只要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送电就剩下一个市场需求的问题,更何况常常连市场问题都可以通过政府协调解决。
如果要发展特高压,就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要有足够的距离铺设特高压网络,第二就是需求量要充足。这两个必要条件限制了特高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比如日本、俄罗斯之所以不宜发展特高压,日本是由于其国土面积太小,俄罗斯则是对电力需求的量太小。而美国有足够的距离铺设特高压网络,但州与州之间环保标准的不一致,制约了特高压发展。
国内对特高压电网存在很大争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特高压电网至今不能进入大规模的商业运行。
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有少量1000千伏交流线路,但多降压运行。应该说,与目前拥有特高压的国家相比,中国更有建设特高压的可能和潜力。
谁来考虑输煤、输电的最优化?
中国的大型水电基地多在西南,煤炭基地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主要电力负荷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估计东中部地区的电力需求约占全国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无论是输煤还是输电,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必须的。应该研究以哪一种方式来满足电力需求?如果运输电力不可避免,那么什么输电方式成本最低?至少应当考虑到主要的外部性成本,尤其是环境成本和水资源的机会成本。
假定建设特高压电网有充分的技术保证和行政可行性,其必要性还在于它是否能提高能源效率。
这就需要说明,从长距离输送能源来看,特高压线路是不是要比500千伏的高压线路更经济?比运煤建电厂更划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小成本。
中国地域宽广,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地区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情况很不相同,因而在能源供应模式上不能搞“一刀切”。长距离输煤和长距离输电这两大方式在不同的地区,利弊可能很不相同,能源供应应当切合实际,输煤和输电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统筹特高压的发展空间和铁路运输线发展能力。
因此,关于目前特高压电网建设,应当少一些猜测性的争论,多一些扎扎实实的研究。(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重庆时报专栏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