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重提风电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对我们介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现状是大而不强,低水平重复竞争严重,价格战频发。大部分中小型风电企业确实不具备风电机组总体设计核心技术。
为了给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退烧”,工信部2010年也发布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一些实力薄弱的新进入企业被挡在了门外,而像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晚进入企业也先后退出了这一市场。
电网的苦恼
“弃风”、“限电”的大量存在,风机产能的过剩,使得承担“全额保障性收购”义务的国家电网备受诘难。然而,国家电网似乎也有着自己的苦衷。
自2006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五年翻番,装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如此爆发式增长让电网规划措手不及。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对我们表示,一般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风电基地项目因为事先考虑到同电网的协调规划,一般这些大型风电基地的电网接入较为良好。
“截至2010年年底,国家电网共投资418亿元,建成投运风电并网线路2.32万公里。”白建华告诉我们,国家电网已组织完成了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输电规划。
白建华指出,现在出现“上马易、并网难”的主要是地方政府审批的4.95万千瓦项目。
通过地方政府审批建设风电项目,上马建设速度非常快。“风电场只要通过地方政府审批,建设是非常快的。现在风机设备制造能力相对过剩,只要风机运输到风电场,进行吊装,风电场建设就基本完成了。”一位风电运营商工作人员对我们如是形容风电场的建设。
相比风电场建设的速度,跨省跨地区电网的建设周期显然要慢得多。
“电网建设的核准程序非常复杂,先需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还要到环保、土地等相关管理部门办理一系列支持性文件,才能到发改委核准。而且施工前都要做工程投资预算、融资安排,才能真正施工建设,这中间需要很长的周期。”白建华对我们说。
而风电场的遍地开花、快速上马显然让电网吃不消,而事先沟通的不畅也让电网颇为被动。白建华说:“很多风电场建之前根本没有和电网沟通过,建到一半甚至是建完了来找电网要求并网。”
近期,德意志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称,“如果中国继续以超过电网扩张和并网风电的速度建设新的风机和风场,那么预计到2020年闲置风机装机容量可能增加到29GW”。根据目前中国的发展情况,此说看起来绝非戏言。
“如果不能妥善协调风电和电网的规划,"风电三峡"将是"瘸腿工程"。”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也曾如是警告。
白建华对我们表示,风电并网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风电场建设和电网的建设相协调。此外,将“三北”地区的风电大规模外送,鉴于风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受端电网也应加快燃气、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的建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