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前景光明 道路曲折

OFweek智能电网 中字

  调峰电源将加快发展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以及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发展下,储能正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的又一个热点。

  据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所长谭春青介绍,预计到2020年,国内整个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至少可达6000亿元。他认为,铅酸电池是当前最成熟的技术,液流、钠硫电池也是目前相对成熟的新技术,而未来,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表示,为满足未来我国电力需求及清洁化发展目标,2015年全国电源总装机将达15亿千瓦左右,2020年将达19亿千瓦左右。而未来十年,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将不断上升。他表示,预计水电装机比重将基本保持不变,未来10年保持在20%左右;煤电装机比重持续下降,由2010年的68%下降到2015年的65%和2020年的60%;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不断上升,由2010年的25%上升到2015年的30%和2020年的34%;调峰电源,包括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装机比重将增大,由2010年的4.4%上升到2015年的4.8%和2020年的6.2%。在这种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尤其是调峰电源将得到大发展。

  储能发展需要技术、政策同步跟进

  就目前的储能技术发展水平看,单一的储能技术很难同时满足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储能效率、使用寿命、环境特性以及成本等性能指标,如果将两种或以上性能互补性强的储能技术相结合,组成复合储能,则可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能。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总工惠东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储能技术能全面满足智能电网接纳分布式能源需要,因此,发展各种储能技术,是适应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

  这一观点得到了程时杰的赞同。“由于不同储能技术具有不同优势和适用性,电力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使得单一储能技术难以满足所有要求,因此,建设和发展智能电网,必须要对各种储能技术进行复合利用。”

  在电网应用中,要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电能质量改善和削峰填谷等多时间尺度上的功率平准控制,可以将超导储能、飞轮储能或超级电容器等功率密度高、储能效率高以及循环寿命长的储能技术与铅酸电池、液流电池或钠硫电池等能量密度高但受制于电化学反应过程的储能技术相结合,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储能技术的优势,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提高系统经济性。

  应当指出,电力储能技术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但要在电力系统中大规模应用还需克服技术和成本等诸多问题。如高效低成本长寿命的储能材料、标准化系列化的储能模块、储能的功率变换装置、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体化技术、分布式储能与电网的协调、复合储能技术等。近年来,多种电力储能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锌空气电池等,出现了一些规模化的示范,为其商业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市场经验。

  而且,储能技术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技术进步外,还需要其他一些技术或政策上的配套。如实施分时电价,合理拉开不同供需时段的电价,使得储能的削峰填谷有利可图,则会吸引更多的市场力量参与进来,也能够直接推动储能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