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电改:“两头”和“中间”的平衡(一)

OFweek智能电网 中字

  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这是国家在电改"9号文"中明确指出的电改路线。管住中间,就是要管住电网,抓住电网建设运维不能放;放开两头,即是将售电和发电从整个电网流程中剔除出来,让二者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来支配电价。从要求来看,规划十分完美,既保证了电网不会出乱子,电力的骨架没有变动,而将电网的盈利项剥离了出来,将售电和收购电的权利下放给市场,由市场自身来调节。但具体落实到地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似乎不少。

  发电端难题

  从发电端来看,电力体制的第一轮改革之中,发电端已经参与改革,分拆为五家发电企业。发电企业在市场环境下自由竞价上网,看上去已经完成体制改革。但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虽然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但能源结构并没有打破。作为在中国发电量中占有巨大比重的火电站,承担着整个中国电力负荷的基荷部分。虽说是竞价上网,但在核电还未全面成长起来,清洁能源规模依然较小的情况下,大型火电企业依然具有很强的话语权。所谓的竞价上网,其实变成了谁来承担基荷的"争斗",其中的主导因素就不再局限于市场。

  举例说明,笔者曾听过某电厂领导做"经济报告"。按照报告内容,此厂完全依靠改进技术、更新设备、优化厂内结构等等企业动作,成为江苏省内盈利最好的火电厂。但之后在和电厂老员工的交流中发现,其实此厂作为江苏省"政策性"新型火电厂,不仅注入了大笔扶持资金,还承担下华东地区,尤其是苏南--上海这一代的基荷任务,机组几乎全部并网运行,不可能不盈利。所以说,即使发电端拆分,但在用电量逐年加大,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市场化的阻力相当巨大。而这次继续深化发电端改革,国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大力扶持新能源发电上网,调整能源结构,对核能、太阳能、风能、水利等发电项目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售电端难题

  售电端开放是这次新电改的重头戏。实施改革的试点地区纷纷成立各种售电公司,看上去形式一片大好,但我们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在现有的售电侧改革文件中,都没有具体谈一个问题,那就是低压配电网的建设运维。文件中指出管住"中间",但这个中间具体到哪里却没有说明。

  低压配电一直是我国电网的一块难题,当初很多地区在配电建设时优先考虑供电,所以就埋下了改造升级困难这种隐患。在大城市这种现象比较罕见,但是到了广大的乡镇农村,配电网建设可以说良莠不齐。在外界条件的限制之下,沿海地区和内陆的配电网建设并不协调。当下电网的建设改造几乎完全依靠国家财政和电网内部调控的扶持,简单总结就是依靠沿海盈利来支撑内陆基建改造升级。当售电端开放之后,配电网这种改造升级成本何方来承担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配电网运维检修权利的划分。假设将运维检测权利移交售电企业,那么若某区域供电出现问题,用户向售电企业反映,售电企业再从系统中确认故障后和电网联系。这中间的时间成本早已超过国网公司规定的紧急停电处理时限。用户停电的损失将被放大。如果运维检修留在电网公司,电网公司的成本并不会因为售电侧开放而减少,售电公司的业务成本也会随之提高。而且电网SG186系统和低压采集营销系统分拆给两家的话,就会产生不小的沟通成本,如何取舍也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电网难题

  对于电网公司来说,卖电是电网重要盈利部分。当改革剥离掉这一块肥肉之后,电网公司只能依靠向售电企业租用电网设备来取得盈利,租赁的利润肯定小于直接售电的利润。那么为了保证电力建设正常运转,电网公司只能提高租赁费用,电价就会水涨船高。其实看过世界电价图标的人都清楚,中国的居民电价低主要是因为国家在用工业用电价格补贴居民用电价格。一旦这部分收入分流到售电企业,作为民营企业,肯定不可能拿收入去补贴居民用电,那么电价上涨是必然的事情。可是在很多人眼中,电改就是降低电费。那么售电侧开放之后,如何保证电价和电网稳定运转,也是国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在能源替代还刚刚起步,电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时候,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抓好一个平衡点。逐步的、有阶段的进行改革,保证政策稳定有效的落实并执行。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